2009/03/20

歐巴馬撤禁令 資助胚胎幹細胞研究

中國時報 2009/03/11
歐巴馬撤禁令 資助胚胎幹細胞研究

【劉屏/華盛頓十日電】
  美國總統歐巴馬九日推翻了前總統布希的政策,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同意以聯邦經費資助研究胚胎幹細胞。他也從而掀起了「科學」與「信仰」的新一輪論戰。上任一個多月,這已是他第三次推翻前朝禁令,只是前兩次都很低調,不像這次大張旗鼓,以公開儀式為之。
  布希總統在二○○一年簽署命令,禁止以聯邦經費資助研究胚胎幹細胞。其後數年,國會兩度通過議案要求行政部門解禁,但都遭到布希否決。去年大選期間,歐巴馬公開表示如果當選,將推翻此禁令。
  第三次推翻布希禁令
  歐巴馬前兩次推翻布希的禁令,一是對於在海外推動墮胎的國際組織,美國恢復援助;另一次是美國國內的醫護人員,如果以信仰為由拒絕施行墮胎手術,致工作不保時,美國政府不會施以援手。
  布希任內,同意聯邦資助研究「成人幹細胞」,但不准資助研究「 胚胎幹細胞」。事實上,這一直是有關幹細胞研究的主要爭議,也是歷來各地公民投票的爭執焦點。因為成人幹細胞存在於骨髓、牙齒、皮膚、內臟甚至脂肪等處,來源不成問題。後者卻是從早期發育的人類胚胎中提取,會摧毀胚胎。因此,拿胚胎做研究,是否等同於殺人?
  燙手芋丟給研究機構
  歐巴馬在簽署儀式上說,他瞭解此舉會引發爭議,但他相信科學與道德可幾兼顧,而且人類應該「相互關懷,減輕痛苦」。歐巴馬簽署的只是「取消禁令」,至於具體怎麼做,例如如何取得樣本等等,將由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不少媒體說,歐巴馬把真正的燙手山芋丟給了研究機構。
  雷根總統的遺孀及孩子支持胚胎幹細胞研究,因為或可有助於治療老年癡呆症。電影《超人》男主角李維生前亦支持這種研究,因為或可有助於治療他的癱瘓。此外,諸如癌症、糖尿病、帕金森氏症、紅斑性狼瘡等免疫系統疾病,胚胎幹研究將有助於研究其成因,從而尋找治癒之道。且研究樣本是已棄置的胚胎,無關生命道德。
  但反對者說,聯邦鼓勵胚胎幹細胞研究,日後有了金錢誘因,誰能擔保不會出現「以研究為名,製造一個生命,然後殺害之」?
  道德顧慮再引發爭議
  民主黨率多同意這項研究,共和黨則有不同意見。反對者說,中國人在出生時即算一歲,就是因為受孕即為生命之始;而聖經一三九篇,大衛對上帝說,「我被造的肢體尚未有其一,你已寫在你的冊上了」,說明胚胎即是生命。
  贊成者說,成人幹細胞研究已有成果,商機可見,根本不需政府資助。相形之下,胚胎幹細胞研究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政府資助格外重要。不過反對者說,民間不肯出錢,正是因為有道德顧慮,現在政府帶頭,是模糊了道德界線。

《孔傑榮專欄》中國如何處置了高智晟

中國時報 2009/03/19

《孔傑榮專欄》中國如何處置了高智晟

【孔傑榮】
  高智晟(見左圖,美聯社),中國最著名的人權律師,一位敢於尋求以法律對抗貪腐,推翻違法的財產扣押,揭露公安濫權,以及捍衛宗教自由的人,時至今日距他最近一次的「消失」(disappearance )已經四十三天了。這次抓走他的顯然是惡名昭彰的「國保」─中國公安機關的「國家保衛」單位;就如同它在高之前幾次令人髮指的酷刑關押中對高反覆的威脅一般,它可能已經殺了高這位現年四十四歲的基督教運動人士。隨著時間的經過,因中國政府持續拒絕對高的命運做出評論,使高的案子與那些數十年前拉丁美洲集權政權所犯下聲名狼藉的「消失者」(the disappeared)案例越發相似。
  上周,高的妻子、兩個小孩,跟他的妹妹經由協助偷渡離開中國。在經歷兩個月的艱苦行程後,經由東南亞抵達美國。在高的妻小抵達之前,國際對於高自身安全的關注必須保持靜默。中國的迫害曾對高家強加了一些殘酷的選項。在二○○五年中國當局勒令高的事務所停業,並吊銷他的律師執照後,因為他以公開信、文章、新聞採訪與絕食抗議去譴責公安對法輪功、基督徒和其他人的不當行為,中國政府在二○○六年底判處高「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中國當局之後雖以緩刑五年釋放高而將其軟禁在家,但事實證明對高及其妻女而言,軟禁比在監獄服刑還要嚴厲苛酷。在二○○八年底前,祕密警察日積月累的騷擾與暴行已嚴重到令高的妻子與現年十五歲的女兒有嚴重的自殺傾向,以至於高家人決定他們的生存取決於能否逃離中國。當初要 高智晟本人同他的妻兒一起離開是不可能的。他當時被密切地監視著,而且在許多場合,對他施加折磨的人也曾警告他說他不可能被允許活著離開中國。
  在二月四日早晨,也就是他的家人啟程三周半後,十位以上的公安與凶漢將高從床上架走,從那時起沒有人再看見過他。中國政府也未曾提及過他,儘管聯合國機關、外國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媒體的一再詢問。就在二月九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審議中國人權紀錄前,加拿大政府針對關於據稱中國特務曾對高與其他人權運動人士及維權律師施以酷刑的說法正式向中國提出以下質問:
  「中國將會依照符合國際法的模式,對這些指控進行獨立公正的調查,並確保中國所作所為會依照國際法上關於禁止非法任意拘禁與酷刑的標準嗎?」中國政府對此問題於審議會中以及其後均未回應。
  曾在其他案子中多次譴責中國的「聯合國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 UN Working Group on Arbitrary Detention)據說正在追蹤高的案子。非政府人權組織也要求曾於二○○五年後期訪談高、並向中國外交部抗議粗魯的公安試圖干擾訪談之「聯合國關於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UN Special Rapporteur on Torture)的協助。
  不幸地,高的情況已經是十分嚴重,其程度達到應可輕易地該當符合由「聯合國關於法外處決、即審即決、或任意處決問題特別報告員」(UN Special Rapporteur on extrajudicial, summary or arbi trary executions)對高案提出防止生命喪失的緊急呼籲。最近的事件已經強化了稍早公安對高死亡威脅的可信度。二月八日所公布之高以前未公開過的文章,當中披露其於二○○七年九月廿一日到十一月十五日被拘禁的情形,以及其間十三天的酷刑折磨,亦只會升高眾人對他性命安全的憂慮。那篇文章不僅指控了抓走高的人用點燃的香菸去燻高的眼睛,毆打高,使高遭受嚴重的饑餓,與電擊高的生殖器,並且也揭露了那些人對他的警告─如果高膽敢對他人提及他所受的酷刑,他就會沒命。今天,在距他最近一次被綁走超過六個禮拜後,那個具威脅性的警告必須被認真看待,特別是當我們考量到中國公安戒護中持續發生的死亡事件,以及高之前所遭受酷刑的嚴重程度。
  中國的法律與實務並沒有類似「人身保護令」(habeas corpus)的存在。然而中國於廿年前批准的「聯合國反酷刑公約」與其對其他國際人權的承諾使中國負有對高的情況據實以告的義務。現在正是由國際輿論如同法院般去堅持要求「讓我們親眼看到被你們關起來的人,並就他應該被關押的理由提供釋明以說服我們」的時候,正如同所有採行正當法律程序原則(due process)的法院所堅持要求的一般。(孔傑榮Jerome A. Cohen,紐約大學法學院亞美法研究所共同主任,「外交關係協會」兼任資深研究員/紐約大學法學院亞美法研究所研究員宋名晰編譯)

台灣人,你在生氣什麼?

2009-03-20 中國時報 【胡晴舫】
 是,台灣人很生氣。

 對陳水扁全家生氣,對送錢的企業家生氣,對那個只有匿名才敢扮高級的范蘭欽生氣;也對出軌的伊能靜生氣,對外遇的翁家明生氣,更不要提那個戀愛累犯高金素梅的名字了;氣百貨公司不讓我們買名牌,氣大陸觀光客出手太大方;還氣台灣棒球一路衰,恨股市不漲盤。

 怒氣衝進肺腔,像一顆充氣過量的氣球隨時隨地要爆了。日子真難過,我們好生氣,可是,台灣人生氣的方向對了嗎?

 當金融海嘯橫捲全球,依賴出口的台灣經濟已經淪落全世界倒數第一名,我們不生氣,反正台灣政府現在就跟香港政府一樣,經濟不好就找北京幫忙;土石流年年發生,全台危橋一堆,還說要發展觀光,包括機場等基礎建設卻薄弱落後,也不用生氣,就讓剛剛開始出國旅遊的無辜大陸客來台消費就是了;我們更不生氣馬政府向未來世代舉債發消費券,省了正視台灣向來賴以為傲的科技產業其實在金融危機之前早已全球供過於求的事實;我們也不生氣,陽光法案還卡在立法院,集會遊行法仍然不廢;馬政府說不清楚ECFA是什麼,以經濟之名拿政治籌碼去換,還想先簽後審,我們又何必生氣,因為,從頭到尾根本沒人出面跟民眾解釋,真是從何氣起;一樣是民選出來的美國總統焦頭爛額,親上火線解說救市計畫,台灣總統的形象卻是嗜吃紅豆餅的宅男,躲在總統府練書法,同泰國總理一般很愛接受國際媒體採訪,台灣人要跟自己總統生氣,得先把英文練好才知道該跟他生氣什麼。

 台灣人是該生氣。值得生氣的事情真是罄竹難書。然而,我以為,最需要生氣的是整個公共討論品質的集體墮落,把我們的怒氣全導向無用的方向。

 社會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本來就需要時時維修。社會運行,遇上問題,天經地義。重點是如何在公平正義的原則下適時解決。民主社會裡,社會討論便是解決問題的最重要工具。社會討論需要公開、理性與公正,能夠盡量完整呈現公共討論的平台便顯得異常珍貴,例如電視、報章、國會及網路等。

 良性的社會討論不但消弭爭議,建立共識,健全制度,修補法律,直接促使社會進步,間接提升公民素質,其實是社會文明演化的關鍵。

 目前,大部分公共討論均呈現出一種智性上的怠惰。罵人視為批判,偏激充當熱情,直覺當作分析,既無學術切磋,更缺乏原創性思想。許多假議題,因為不須專業知識或資本投入,只要驚悚吸睛,便成傳媒最愛,不用製作昂貴內容也不必天天找新議題。民意代表不討論法案,變身爆料專家,使用不雅語言還自鳴得意。種族歧視之類的偏激言論是社會陰暗面,就像太陽照射便有陰影,本如鼠輩沒有公然出街的權利,不但在台灣猛鬼出籠,還假披言論自由外衣,滔滔辯論,浪費版面程度令人咋舌。

 該討論的沒討論,因為不容易討論。抓住顯而易見的議題,慷慨激昂,實在只能解釋為智性上的怠惰。這種懶惰,對社會來說是一種惡性循環。墮落剛開始只是一時誘惑,不知不覺變成習慣,之後,竟成了本質。

 當新聞撩撥怒氣,台灣人應該問,什麼是我最該生氣的事情?我最需要生氣的對象是誰?最重要的,我生氣了之後呢?

 在民主社會,輿論是反應民意的利器,但是,在選舉至上、媒體也算商業行為的年代裡,輿論也能透過炒作而營造出來。甚至,你能說,有些人希望你對某些人生氣,因為這樣你就會轉移目光,忘了檢驗他們。他們還能假借你的怒氣,宣稱他們乘坐民意馬車,行民意之路。你的怒氣,就是他們的正當性。

 所以,生氣的台灣人,生氣之前,不光要想你「對」誰生氣,還要想,你「為」誰生氣。答案,當然,應該是為了你自己。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全球暖化北極熊同類相食

法新社挪威特隆索19日電) 可能造成北極熊死亡的全球暖化已經在這個物種身上留下記號,北極熊體型變得比較小,且活動力變小,且同類相食的情況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全球頂尖專家本週在挪威北部的特隆索集會,討論保護北極熊的方法,並警告北極冰雪溶化造成的嚴重後果。


國際研究網絡「熊類專家群」(Bear SpecialistGroup)主席德羅卻(Andrew Derocher)說:「我們沒有氣候變遷的確切證據,但是我們能證明氣候變遷在北極熊身上造成的許多徵兆。」


最先觀察到的是當海冰融銷,北極熊也在縮小,他們的體型已經不如以往。


大北極熊族群居住的加拿大哈德遜灣(HudsonBay)冰封季節比30年前短3周,剝奪北極熊獵捕主食海豹的機會。海豹是他們度過漫長夏季飢荒的基本脂肪來源。


今天的母北極熊重約230公斤,比1980年的水準輕了65公斤,身長平均約185公分,相較於數十年前,當時的母熊身長約220公分。


冰雪溶化意味著北極熊必須走得更遠,才能到達狩獵場,那裡的氣溫才夠冷,才有獵物。


專家警告說,這讓北極熊健康變差,影響他們的生育能力,及小熊生存的機率。


氣候變遷也似乎影響北極熊的行為模式。


最近在阿拉斯加就發生數起北極熊吃掉同類的事件,令專家感到憂心。


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野生動物學家安斯特拉普(Steven Amstrup)表示,北極熊曾有吃掉同類的紀錄,但這次顯然是蓄意獵殺其他北極熊,例如在阿拉斯加北部母熊築巢地攻擊母熊。


他說:「我們假設這與攝取營養的壓力有關。」


因為冰雪越來越不穩定,阿拉斯加北部三分之二的北極熊選擇在陸地上築巢,以便在年初生下寶寶,這與之前數年觀察到的情況相反。


海冰銷融有時候也迫使北極熊游到更遠的地方覓食,遭遇更洶湧的海浪,雖然善泳,但是科學家估計,可能有25隻北極熊因為體力不支葬身大海。(

幹細胞的挑戰

幹細胞的挑戰


幹細胞療法帶來的曙光與實際的臨床治療之間,橫亙著哪些障礙?
撰文╱藍札(Robert Lanza)、羅森塔爾(Nadia Rosenthal)
翻譯/涂可欣


幹細胞(stem cell)為衰敗的器官和目前無可醫的疾病,燃起了重生的希望。病患看到幹細胞幾乎神乎其技的報導後大受鼓舞,然而大部份炒得最熱的科學研究,隨後都遭到反駁。在爭論人類胚胎的幹細胞取得的正當性之際,還有其他研究結果也遭扭曲失真。
聳動與對立的聲音,已讓大眾和大部份科學家迷惑,究竟幹細胞治療在醫學上可不可行。如果美國和其他國家現在就撤銷對幹細胞的法律與經費限制,是不是隔天醫師就可以開始利用幹細胞來治療病患?目前可能不行,因為還有許多技術障礙有待克服。在幹細胞能安全地實現它們的許諾前,得先解決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舉例來說,光是確認真正的幹細胞,就是一件很棘手的事。要讓科學家能夠分享研究結果,並評估控制幹細胞行為技術的成功率,首先得確定研究中使用的細胞,的確具備做為根源—或莖幹(stem)—的能力。它必須能夠衍生出各種細胞類型,而自身仍維持能繼續衍生的狀態。但儘管對幹細胞的詳審究查,也無法憑外表將它們區分出來,因為幹細胞是根據它們的行為而定義的。
在各種形式的幹細胞中,最多才多藝的就屬「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 cell),而最早的胚胎幹細胞是在20多年前從小鼠的胚胎中分離出來的。胚胎幹細胞來自非常早期的胚胎,在正常狀況下,它們會形成較晚期胚胎中,三種不同的胚層(見第41頁插圖),最後再衍生出身體內所有不同的組織。由於胚胎幹細胞保有製造體內任何類型細胞的潛在能力,因此它們是多能性的(pluripotent)。
全世界大部份現存的人類胚胎幹細胞,都源自體外人工受精後未使用的胚胎。科學家在研究這些胚胎幹細胞後發現,它們通常在冰凍和解凍後能夠復原,並在培養皿中分化出各式各樣的細胞。現在我們也越來越清楚,這些人類胚胎幹細胞株並不完全相同。
揭開幹細胞的祕密
有些細胞株只能分化出特定的細胞類型,有些細胞株在培養時生長遲緩。科學家在利用這些細胞株進行研究之前,必須先確定它們具備多能性。美國與加拿大的生物學家希望設立人類胚胎幹細胞實驗的標準,提議引用在非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中常用的兩種測試法。第一種是將胚胎幹細胞注射到動物身體組織中,如果它們形成畸胎瘤(teratoma,這種獨特的腫瘤中含有來自三種胚層的細胞類型),即可證明它們的多能性。另一種測試法則是標記這些可能的胚胎幹細胞,然後將它們注射到發育中的動物胚胎中。當動物出生後,如果有標記的細胞出現在所有的組織中,即可認定該細胞株具有多能性。然而,如果以這種方式來測試人類胚胎幹細胞特性,將會製造出全身帶有人類DNA的嵌合動物,許多人認為這有違倫理。再者,即使通過後面這種測試法,也並不能保證該細胞株在實驗室中會分化。
由於需要有更可靠的標記,來辨別真正具有多能性的胚胎幹細胞,因此科學家正如火如荼地研究,想為培養的胚胎幹細胞在不同時期啟動與關閉的基因分門別類。如果能有幹細胞基因表現的資料,不僅可以用來鑑別多能性胚胎幹細胞,也能讓我們深入了解這些細胞之所以成為幹細胞的條件。不幸的是,至今對胚胎幹細胞基因表現特性的研究結果相互矛盾,所以找尋胚胎幹細胞特徵的努力仍在繼續。
當然,幹細胞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要替換或重生身體中衰老的部位,像是糖尿病患胰臟中製造胰島素的細胞,或是帕金森氏症病患製造多巴胺的神經細胞。但誘使胚胎幹細胞分化出我們所想要細胞類型的技術,距離完美還很遙遠。
培養皿中的胚胎幹細胞,在獨立生長時,會自動分化出混雜了各種組織的形式;如果在適當時機加入特定化合物,則可引導它們長成某些細胞類型。不過胚胎幹細胞似乎仍有成為特定組織的傾向,例如長成一層心臟組織,而較難形成其他組織。
讓幹細胞運作
由於我們仍不清楚在胚胎發育時,是什麼訊號讓這些細胞走上某條特定的發育途徑,因此,許多研究者正在鑽研自然胚胎的「區位」(niche),以了解可能的環境訊號。還有其他科學家試圖整理胚胎細胞在分化時基因表現的模式,期待能找到哪些基因在開啟或關閉時,會指引細胞成為特定組織。
但衍生出想要的細胞類型,只是奮鬥的一部份。舉例來說,胚胎幹細胞很容易就可以長出滿滿一盤神經細胞,但這些細胞要在移植到活腦後,能夠和周圍神經聯繫且「交談」,才算真的有用。2001年,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馬凱(Ronald McKay),報告他利用老鼠的胚胎幹細胞發展出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幹細胞研究者以為他們有了重大突破,因為這是幹細胞研究者渴望達成的目標。然而去年哈佛大學的梅爾頓(Douglas A. Melton)在重複馬凱的實驗時發現,這些細胞只是吸收了培養基中的胰島素,而非自己製造胰島素。因此找出能鑑定細胞真正具備功能的標記,是幹細胞研究社群另一項迫切的任務。
如果只需單純地將胚胎幹細胞注射到希望它們能重生的身體部位,讓它們自行接收周遭環境的訊號,就再理想不過了。不過,由於胚胎幹細胞的多能性,使得這種方法太危險,不適用於人體治療。這些幹細胞可能形成畸胎瘤,或分化成不是想要的組織類型,甚或是兩者同時發生。在動物實驗中,就曾發生畸胎瘤中含有完整牙齒的案例。
與其冒險直接注射胚胎幹細胞,而讓患者的腦或心臟長出腫瘤或牙齒,或掙扎著製造具備特殊功能的組織,許多胚胎幹細胞研究者正努力開發比較中庸的做法。在將幹細胞注射到人體前,可先誘使它們成為比較穩定、但仍具發展彈性的前驅細胞狀態,如此即可避免不受控制的分化,卻仍能利用環境的訊號,產生想要的細胞類型。
即使這些前驅細胞能融入環境並開始形成新組織,但是仍有可能遭受患者身體的排斥。胚胎幹細胞以及它們所衍生出的細胞,和移植的器官一樣,在細胞表面都帶有蛋白質(抗原),會讓免疫系統視為入侵者,而產生免疫排斥作用。不同的抗原類型可能有數百種的組合方式,也意味著這可能需要建立一個含有數十萬種胚胎幹細胞株的細胞庫,以比對出與患者免疫相容性最高的幹細胞。而要有這麼多細胞株,需要人工受精診所提供的上百萬個廢棄的胚胎。
有些研究者臆測可能並不需要如此龐大的細胞庫,我們可以先減低患者對胚胎幹細胞的敏感度,或是降低幹細胞本身的抗原性質,但這些做法都仍未有令人確信的驗證。目前要避開免疫排斥問題的唯一辦法,是利用患者本身的遺傳物質,以細胞核轉植或複製(cloning) 技術,來建立胚胎幹細胞株。這個技術已引起了相當多的爭議,而技術本身也仍有一些實際問題待解決,但重生衰老組織的動物實驗,已獲得鼓舞人心的成果。
讓細胞重新開始
一般認為複製是讓病患細胞重新得到胚胎潛力的方法。人體由超過200種細胞構成,在哺乳動物體內一旦細胞特化成某一種類型後,通常就再也無法回頭,也就是所謂的「終末分化」(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唯一的例外,是將未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抽出,而以體細胞的細胞核取代,此時卵細胞會誤以為以為受精了,而像正常胚胎一樣開始分裂。來自這種胚胎的幹細胞,將含有捐贈者體細胞核的DNA,但這些新的細胞將可以「重設程式」,回到具幹細胞特質的狀態,能夠產生任何類型的組織。
藍札(本文經作者之一)最近就證實,將來自複製小鼠胚胎的部份分化幹細胞,注射入提供體細胞核的小鼠的心臟時,這些細胞會移動到因心臟病發而受損的部位,並在一個月內,以健康的心臟組織修復了38%的傷疤。而第一個經「體細胞核轉植技術」(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製造的人類胚胎幹細胞株,也在今年誕生了。科學界有少數人曾懷疑,細胞核轉植技術能否適用於靈長類,以製造醫療性的幹細胞。而韓國漢城大學的黃禹錫和他同事,則證明這項技術在靈長類也是可以辦到的。這支韓國研究團隊在今年2月時宣佈,他們利用SCNT製造了人類胚胎,並將它培養至囊胚期,然後從中培植出一支具多能性的胚胎幹細胞株。他們的成果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但也同時顯示出我們仍面對著許多未知。
由於黃禹錫的團隊取得了242個捐贈卵,讓他們能以實驗得到每一步驟所需的技術、時間和條件,即使如此,從數百個卵子中,他們也只得到一個胚胎幹細胞株,這些研究者還說他們,不確定是靠哪一種方法才成功。如果要重設卵子的發展,還有很多神秘機制需要了解﹔在製造和培養細胞核轉植胚胎時,任何步驟都有可能出錯。
科學家仍然無法確定,重設程式本身或處理胚胎的其他過程,是否會引起基因突變,使得胚胎幹細胞容易老化或癌化,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檢查這些潛在的問題。在使用帶有遺傳性基因突變(例如血友病或肌肉營養性萎縮症)患者的細胞來製造胚胎幹細胞之前,也需要先矯正缺陷基因。不過,常利用在小鼠胚胎幹細胞上的特定基因修正技術(gene-specific modification),也曾經成功地應用在人類的胚胎幹細胞上,提供了安全矯正突變的方法。
另一個受到質疑的問題,是由複製胚胎而來的幹細胞的整體健康狀況。因為經由複製產生的動物,有格外高的畸形率和死亡率。然而為了測試複製胚胎幹細胞株的潛能,而將細胞注射到發育中的動物囊胚時,產生的動物看來完全正常。這個結果顯示雖然生殖複製的結果難以預測,顯然不適用於人類,但從細胞核轉植胚胎產生的幹細胞,至少就醫療目的而言,是與正常胚胎幹細胞相等的。
另一個不牽涉SCNT或體外人工受精胚胎的技術,也有類似的安全顧慮。在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的技術中,未受精的卵可利用化學藥品處理,而像受精後一般的開始分裂,這樣的偽胚胎或「孤雌生殖胚球」(parthenote),比用SCNT產生的胚胎容易培養。在動物實驗中,孤雌生殖胚球產生的胚胎幹細胞,在培養時也能夠分化成多種細胞類型,並通過畸胎瘤測試,形成來自三個胚層的細胞。
一般正常體細胞有來自父親的一組染色體和母親的一組染色體,而孤雌生殖胚球則含有二組母親的染色體,這種重複性讓胚球有足夠的基因,但也讓胚球在植入子宮後無法存活。染色體只來自母親,這意味著孤雌生殖胚球細胞的抗原組合,可能只有正常胚球的一半,比較容易與病患的免疫系統相容,因此只需不到1000個來自孤雌生殖胚胎的幹細胞株,就足以建立與大部份美國人免疫相容的細胞庫。
還要多久才能進行胚胎幹細胞醫療法的人體測試,除了要看科學方面的問題何時可解決外,政治也是影響因素(參見前頁〈政治,是幹細胞研究的最大阻礙〉)。我們所知較多也較易控制的細胞類型,像是製造多巴胺的神經細胞,或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可能在兩年內即可進行人體試驗。同時,科學家也開始找尋成人體內參與正常修補工作、並具有類似胚胎幹細胞驚人重生潛力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