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1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2009-03-21 中國時報 【蔡詩萍】
 當年,《自由中國》發行人雷震,被蔣家政權按上匪諜罪名時,他的好友,自由主義指標人物胡適,留下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這話,引起「胡適的朋友們」一陣錯愕。有的認為,這話無疑是放馬後砲;有人卻說,這是給強人蔣介石的規勸;有人則直指,這是自由主義者當時的無奈,夾處於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僅能寄望有權力者的容忍。

 儘管議論紛紛,有一點實無可爭議:在自由主義理念裡「容忍」確實是一項「前提式的」價值信念。自由主義萌芽於對專制反抗,它要求「政治」容忍「民間社會」,要求「權力」容忍「自由」,要求「主流」容忍「異議」。

 同樣,當自由主義構成民主政治的基底,它自然也要對其他價值、其他信念,給予尊重與容忍。倘若欠缺了容忍,一切信念,都將「無效於」不容忍氛圍下的專斷與獨裁。

 看到新聞局駐外官員,捲入筆名「范藍欽」辱台文字事件,引發藍綠尖銳喊話,感慨之餘,我腦海中,就浮現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這句話。批判「范藍欽」那類「高級外省人心態」之人,不知可曾挺身檢討過「福佬沙文主義」壟斷台灣價值的鴨霸?另方面,替「范藍欽」講話者,恐怕也很少曾痛加反省過「中原沙文主義」之傲慢吧?

 這便是台灣的存在問題,若現代民族國家須形成於「想像的共同體」,那台灣當前的「存在意識」則是在「想像的『不共同體』」當中,持續在分裂、持續在對峙。台灣,絕對存在認同危機,而且在民主開放社會的架構下,舉凡認同的諸般爭執,必然還要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方有塵埃初定之可能。因為,民主的本質,就在不壓抑各種觀點訴求,並提供一塊眾聲喧嘩的平台,讓多元價值,經歷彼此衝撞、對峙、傾聽、對話,等等過程後,步向兩種可能性:異中求同,漸次整合;不然,便惡鬥連連,終至相互毀滅。台灣,要走哪條路呢?

 答案,須回到我們如何看待民主機制。民主政治的定期選舉、政黨政治,其巧妙安排,是讓不同聲音、不同利益,透過普選,每隔一段期間,便讓主流民意篩選一次,贏者上台執政,以政策來實踐價值訴求。輸者,認知到尚不足以爭取主流認同,於是摸摸鼻子,靜待下回爭勝。

 民主機制,還提醒世人:政黨政治,不過「部分」(party)之治,而政黨輪替,亦僅是一個政黨所代表之利益的「上台party」而已,沒有誰,沒有哪個政黨,真是「全民領袖」、「全民政府」。無論上台或下台,都必須謙虛,容忍異己。

 最為關鍵的,是民間社會的相互容忍。容忍,不意味彼此欣賞,卻一定意味,彼此須克制侵犯、凌辱異己的自由。台灣的藍綠對抗,已獲致選舉上的政權和平轉移,可是下一步,必須進步到價值意識上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不然,認同危機,始終無轉機。